随着城市快速发展,今年以来,区环卫管护中心紧紧围绕全区“1551”工作布局,进一步加大投入、强化管理,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,不断提高环卫设施保障能力和城乡形象,提升城市品质,丰富城市功能。
强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
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是关系民生、改善环境的城市重点建设工程,该中心高度重视,始终将其摆在突出位置,坚持高起点规划,高标准建设,全方位监控,高效能管理,强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。目前,该项目已于2017年12月份开工建设,预计今年12月底试运行,届时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1200吨,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处理。
据介绍,我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位于高官寨镇与黄河镇交界处,占地139亩,项目总投资5.7亿元,采用BOT模式,由深圳绿色动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。目前,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主体工程、办公楼、宿舍楼建设已于6月份完成,正在进行室内处装饰装修和设备吊装工作,力争打造成国内科技含量最高、技术性能最强、环保效果最好及参观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静脉产业园。
据了解,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置3台国产机械炉排炉,两台12MW(兆瓦)汽轮机+12MW(兆瓦)发电机,烟气处理采用组合式净化工艺,飞灰处置采用稳定化的处理技术,污水全部循环利用。其配套设施、烟气处理系统全部采用国内科技含量最高,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。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。年运行时间≥8000小时,年发电量1.63亿度,年上网电量1.28亿度。
打造餐厨垃圾生物处理的“章丘方案”
沿着潘王路一路向北行至宁家埠街道,远远便看到位于明家村以南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。该处理中心占地面积90亩,2018年4月开工建设。近年来,该中心经过探索实践,创新利用餐厨垃圾养殖美洲大蠊,粉碎其躯体后用于蛋白饲料添加剂或药用产品开发,是餐厨垃圾处理方向上的一次突破性改命,为全国餐厨垃圾处理提供了“章丘方案”。
餐厨垃圾生物处理中心负责人李延荣告诉笔者,我区餐厨垃圾便是在这里被处理掉的。“餐厨垃圾运输进厂后倒入卸料口,通过预处理设备的分拣、破碎制浆,再添加适量的锯末、玉米秸秆粉搅拌后,通过自动加压管输送至大蠊养殖车间,进行喂食。餐厨垃圾中的塑料袋、玻璃瓶、金属、筷子等分离出来,再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。”养殖车间设有自动投喂系统、躯体卵鞘粪便自动收集系统,实现了喂食、收集全自动化运行。同时,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,在养殖室上方建设温室大棚,可种植蔬菜、水果等经济作物,发展立体农业。项目一期工程已于8月份建成使用,现养殖美洲大蠊10亿只,随着美洲大蠊躯体和摄食量的增长,日处理餐厨垃圾100吨;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,建成后,项目最大日处理能力可达200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