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4日,在章丘全区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上,章丘区官庄街道围绕坚持党建引领、推进乡村振兴发言。
近年来,官庄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,坚定不移坚持党建引领,支部组织发动,党员模范带头,群众广泛参与,党员带着群众干,走出了一条不甘落后、自力更生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。
坚持60个村一个不能少
最明显的变化是人居环境
最易的事认真抓,让群众看到变化。改善环境基础在于清脏治乱,这也是不用花钱,群众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问题。2018年下半年,我们集中四个月时间,从打扫卫生、清脏治乱入手,逐村推动、逐村检查,督促党员带着群众干,短时间内,让群众看到环境变化,凝聚起党心民心,迈出了党建引领扎实的一步。
最急的事率先干,让群众主动参与。街道党工委全面梳理基础设施短板,从群众最需最盼的农村吃水、群众出行问题入手,探索街道出物资、村支部牵头、群众义务出工的办法,抓住区委区政府率先突破南部山区的机遇,发动党员群众自己动手、自力更生建家园,集中突破41个村安全吃水和44个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,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的潜力,彻底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吃水、出行问题。
身边的事一起干,让群众享有美好环境。我们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去年春天,在60个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,街道统一提供绿化苗木、水泥沙石,督促引导党员群众,身边的事情自己干,同时安排各村利用春秋农闲季节,用2年时间四轮次的绿化美化,实现60个村村容村貌全面提升。目前,已种植各类苗木近100万棵,绿化面积10余万平方米,其中近40个村提前完成全域绿化美化。
坚持党群同心
最可贵的变化是凝聚精神力量
广泛发动,凝聚合力。我们发动党员带着群众干,根本在于以党建引领筑牢初心意识,凝聚发展合力。曾经的软弱涣散村亮甲坡村,党员群众义务出工,用不到一个月时间,花了不到3万元,建成了富有山区特色的先锋广场;同样软弱涣散村天尊院村,党员群众齐动手,用2万多元,修建了6条水泥硬化路。弱涣散村干群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党建引领成果,成了各村学习的标杆。
党群同心,创造奇迹。只要党群同心,就会有无穷的创造力,这是我们党建引领活动中最切身的感受。渔湾村62岁的支部书记贾勤西,带领党员群众,仅仅依靠街道提供的不到10万元水泥、沙石,奋战一个多月,修复了80多米被大雨冲毁的河堤,这是财政资金200万也未必能完成的工程。我们偏僻的小山村西南峪村,91岁的老党员、74岁的原支部书记、38岁的现任支书,三代党员带着40多名党员群众,肩扛手抬,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修建了1263米硬化路,成为代表新时代官庄精神的愚公移山先锋团队。
不等不靠,重建家园。2019年突如其来的“利奇马”暴雨,给山区群众带来了很大损失,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不等不靠、重建家园的士气和信心。去年8月13日,暴雨过后街道党工委迅速组织开展灾后自救,各村成立700多人的“红袖章”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,党员带着群众干,修建7座大桥、6000多米的河坝、大堰。2019年12月,官庄街道“红袖章”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被评为“感动章丘十大先模人物(群体)”。
坚持义务出工出劳
最持久的变化是文明乡风
花小钱、办大事,温暖民心。一年多来,各村共出义务工10万余人次,其中党员近一半,我们用有限的资金,激发党员群众无穷创造力,在各村建起了小公园、小广场、小绿化节点,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精神家园,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。
惠民生、补短板,凝聚人心。通过党建引领改善基础设施补短板,村“两委”动起来,党员带起来,群众参与进来,群众看到了变化、感到了关怀,增进了对镇村基层组织的信任和拥护。基层支部成为坚强堡垒,基层党员成为身边旗帜,凝聚起官庄满满正能量。
抓党建、促振兴,坚定信心。党员带着群众干,既干出了新面貌,更积累了新动力,我们在完成绿化美化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同时,按照北部产业新城、南部生态家园的规划布局,因地制宜,全面加快产业发展,力争再用一年的时间,在推动官庄全域振兴上走出新路子。